6月1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陈政高同志多位亲友处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部长、党组书记陈政高同志,因病于2024年6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2岁。
纪宁说:“欧美国家的网球市场已逐渐进入饱和阶段,中国被认为可能带来新的爆发性增长点。”他认为,在中国这个网球新兴市场,应更充分地挖掘体育明星的商业价值。“这有利于全面释放中国体育经济的增长潜力。”
阿里巴巴向《环球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郑钦文的球拍、潘展乐的泳镜……这些冠军同款装备已登上淘宝热搜,卖爆天猫。其中郑钦文夺冠同款网球拍高居淘宝热搜第一名。自8月3日郑钦文夺冠至8月5日樊振东夺冠,其间超200万人在天猫搜索了“小球”品类相关商品,其中网球相关装备搜索量同比增长300%,“郑钦文同款”专业网球拍V14,48小时内收到了超4万人的问询,超3000人加购,成交量同比暴涨超2000%,成为天猫网球类目成交TOP1商品。不仅如此,就连郑钦文夺冠现场教练穿的“加油服”也火出圈。
美国财政部本周早些时候也公布了新的反俄制裁方案,涉及俄罗斯以及中国等其他国家的300多家公司、银行和数十名个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3日表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滥施单边制裁贻害无穷,严重损害他国主权安全,造成人道惨剧,破坏产供链稳定。乌克兰危机升级后,美方制裁更是变本加厉。而这种乱舞制裁大棒的做法,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成为世界一个主要的风险源头。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张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近年来走入网球馆和网球场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在郑钦文夺冠后更加明显,其中尤以青少年人群为多。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 题:2024年度回顾:民生保障有力度、有温度
中新网记者 李京泽
年末岁尾,民政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
帮助困难群众过新年,看似民众生活的一件“小事”,却成为民政工作关心的“大事”。回首2024年,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民政部以对“小事”的关注,描绘出保障民生的大图景,下笔之处有力度,更显温度。
织密兜底保障网
这一年,民政部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将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人员纳入动态监测,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与此同时,民政部深入整治社会救助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人情保”“关系保”问题集中整治,推动社会救助综合治理走深走实。
今年,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的完善,让他们感受到格外的温暖。
为满足残疾人生活保障和长期护理需求,民政部指导全国全面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截至2024年11月,25个省份提高补贴标准,16个省份拓展补贴对象范围。同时,补贴申领方式也在优化,通过“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和主动服务,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暖心守护“一老一小”
帮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是做好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
民政部门不断完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保障措施。截至目前,集中养育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1971.4元(人民币,下同)/人·月,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1511.9元/人·月,分别比上年同比增长4.5%和5%。
今年,我国还制定出台了《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首次在国家层面建立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制度,填补了民生保障领域政策空白。
前不久公布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中,“银发力量”入选,这一流行语指老年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反映出社会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关注。
这也正是今年民政工作的重点。以“银龄行动”为载体,民政部推动各地拓宽服务主体、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北京市组建首都“银龄行动”志愿服务总队,山东省建立“老干部人才库”吸纳专家型人才2.2万名,湖北省在城乡社区组织开展了1.2万场次老年志愿服务,云南省推进“银龄医师”行动计划……放眼全国,各地正积极探索全新模式,开展特色活动,推动深入开展“银龄行动”。
剑指非法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是提升为民服务质效的重要“生力军”。这一年,我国加大力度,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持续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
民政部出台《社会组织名称管理办法》,首次对社会组织名称进行统一规范,填补了社会组织名称规定的空白,重点解决社会组织擅自冠以“中”字头名称等问题。
除了常态化监测,民政部亦对社会组织不法事件及时打出重拳。比如,针对假借慈善名义诈骗行骗的情况,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联合发布风险提示,公布具体案例,详细介绍相关法律规定。民政部还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加强慈善组织检查和执法工作,对慈善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检查。
这一年,民政事业向民而行步履坚定。一项项暖心之举接连推出,一件件民生实事掷地有声,不断擦亮民政为民的底色,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