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要求谋划新一轮财税改革,税制改革是重头戏,未来增值税、消费税、个税等主要税种还将有进一步改革举措。笔者呼吁,在税收征管不断强化的同时,为促进企业、个人实际税负维持在合理水平,未来税制改革应当统筹考虑降低名义税率。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与体育宣传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高端智库骨干专家、广州体育学院教授曾文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体育具有较强的杠杆效应,以体育赛事表演为杠杆,能撬动城市基建、旅游、文化等,激活体育消费热情,推动体育产业能级提升,而这个杠杆的原动力主要是运动员尤其是明星运动员。
在四川之前,河南、内蒙古、浙江、江西的省级党委科技委员会已经亮相。河南、吉林和四川的省委科技委员会,都是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主任。
“台湾民意基金会”今日(6月18日)公布最新民调,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声望为48.2%,相较上个月重挫 9.8 个百分点。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表示,在台湾,一个百分点代表 19.5 万人,10 个百分点代表近 200 万人,上任不到一个月,流失近200万人支持,是一个严重的警讯。
在四川之前,河南、内蒙古、浙江、江西的省级党委科技委员会已经亮相。河南、吉林和四川的省委科技委员会,都是由省委书记和省长担任主任。
参与运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西畔的国家网球中心两片红土网球场地的维宁体育创始人、CEO纪宁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本就稀缺的网球场馆在郑钦文夺冠后变得更加炙手可热,现在根本都约不上。”
世界经济论坛官网17日刊文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国车企生产的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在这一市场上,墨菲和其他分析师认为,美国车企当下很难抵挡中国自主品牌的实力。墨菲说,消费者现在对中国自主品牌的“忠诚度”很强,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超过100%的关税后,这种“忠诚度”可能会变得更加强烈。
中新网北京12月29日电 题:2024年度回顾:民生保障有力度、有温度
中新网记者 李京泽
年末岁尾,民政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做好2025年元旦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
帮助困难群众过新年,看似民众生活的一件“小事”,却成为民政工作关心的“大事”。回首2024年,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民政部以对“小事”的关注,描绘出保障民生的大图景,下笔之处有力度,更显温度。
织密兜底保障网
这一年,民政部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认定和动态监测,将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存在返贫致贫风险人员纳入动态监测,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与此同时,民政部深入整治社会救助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开展“人情保”“关系保”问题集中整治,推动社会救助综合治理走深走实。
今年,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的完善,让他们感受到格外的温暖。
为满足残疾人生活保障和长期护理需求,民政部指导全国全面建立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截至2024年11月,25个省份提高补贴标准,16个省份拓展补贴对象范围。同时,补贴申领方式也在优化,通过“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和主动服务,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
暖心守护“一老一小”
帮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是做好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
民政部门不断完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保障措施。截至目前,集中养育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1971.4元(人民币,下同)/人·月,社会散居孤儿平均保障标准达1511.9元/人·月,分别比上年同比增长4.5%和5%。
今年,我国还制定出台了《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首次在国家层面建立流动儿童关爱保护制度,填补了民生保障领域政策空白。
前不久公布的2024年十大流行语中,“银发力量”入选,这一流行语指老年群体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力量,反映出社会对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关注。
这也正是今年民政工作的重点。以“银龄行动”为载体,民政部推动各地拓宽服务主体、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北京市组建首都“银龄行动”志愿服务总队,山东省建立“老干部人才库”吸纳专家型人才2.2万名,湖北省在城乡社区组织开展了1.2万场次老年志愿服务,云南省推进“银龄医师”行动计划……放眼全国,各地正积极探索全新模式,开展特色活动,推动深入开展“银龄行动”。
剑指非法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是提升为民服务质效的重要“生力军”。这一年,我国加大力度,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持续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
民政部出台《社会组织名称管理办法》,首次对社会组织名称进行统一规范,填补了社会组织名称规定的空白,重点解决社会组织擅自冠以“中”字头名称等问题。
除了常态化监测,民政部亦对社会组织不法事件及时打出重拳。比如,针对假借慈善名义诈骗行骗的情况,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司联合发布风险提示,公布具体案例,详细介绍相关法律规定。民政部还要求各地民政部门加强慈善组织检查和执法工作,对慈善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检查。
这一年,民政事业向民而行步履坚定。一项项暖心之举接连推出,一件件民生实事掷地有声,不断擦亮民政为民的底色,满足民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完)